在国际贸易中,“HS编码”(Harmonized System Code)和“海关编码”常常被人们混用或误解为同一事物,尽管它们有紧密联系,但实际上却存在一些区别。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差异和应用场景,本文小助理就带大家看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HS编码与海关编码一样吗?
不一样。
HS编码全称为“国际商品分类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 Code),是由世界海关组织(WCO)制定的一种全球统一的货物分类编码体系。它分为21个类,98个章,总共有超过5000个商品分类,旨在统一全球对商品的分类标准。HS编码采用6位编码系统,前两位为商品类别代码,第三、四位为商品组代码,最后两位为更细分的商品小类代码。
海关编码(Customs Code)是各国海关在HS编码的基础上自行扩展的编码体系。尽管HS编码是全球统一的,但各国为了适应本国的经济政策、贸易管制、商品分类的特殊性等需求,通常会在HS编码的基础上增加几位数,形成自己独特的海关编码。例如,中国海关在6位HS编码基础上增加了4位,将其扩展为10位,即“商品编码”或“商品税则号列”。因此,海关编码可以看作是HS编码的扩展和本地化版本。
海关编码与HS编码的关系
首先是继承关系,海关编码前6位通常与HS编码一致,这6位编码即代表商品在全球的通用分类。然后是扩展关系,在HS编码的基础上,海关编码通常会增加2位或6位,以进一步细分商品类别。而后增的2-6位的编码是不同国家根据自身需求在HS编码基础上进行扩展或调整的。
为何在HS编码基础上制定海关编码?
满足国家监管需求,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监管政策和经济政策,为了实现精准的税收和商品管理,各国通常需要在全球通用的HS编码基础上进行调整。例如,中国海关编码的10位数中的最后4位细分了特定商品的分类,便于更好地进行进出口商品的管理。
适应本地市场需求,一些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并不常见,HS编码可能未进行细分,但在某个国家可能需求量很大,因此需要更加细致的编码。例如,中国对某些特定电子产品或农产品的细分就会比HS编码更为详尽。
税收也是另一方面原因。即便是同一类商品,在不同细分类别采取的税率也是不同的。因此扩展编码的好处是可以细分每种商品的税收,使得每种商品都有对应的税率。
如果涉及到某些敏感商品、限制出口的资源类商品或高科技产品,通过精细的海关编码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监控这些商品的进出口活动。
HS编码和海关编码的运用场景
HS编码主要运用在物流和清关上,而报关则要用到海关编码。我们都知道HS编码是6位,海关编码有8-12位的,那影响清关吗?
答案是不影响,只要前6位的编码与报关的海关编码前6位一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