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客户、发邮件、做报价、填申报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填申报单时你有没有发现HS编码一栏位数总在变,有时是6位的,有时是8位的,有时又是10位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HS编码各国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
HS编码(Harmonized System Code)是由世界海关组织(WCO)制定并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分类编码系统。其目的是为各国提供一种统一的商品分类标准,以促进全球贸易的透明度和效率。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HS编码,通常在商品进出口的海关申报过程中使用。
HS编码由6位数的基础编码构成,前六位数字在全球范围内是统一的。然而,为适应国情各国在6位HS编码的基础上,自行增加两位或四位的扩展编码,用于进一步细化商品的分类。通常,这些扩展位用于更具体的商品分类,结合本国的政策、税收和监管需求。因此,各国在对商品进行精细化分类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8位或10位代码。
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如前面所述,尽管全球的HS编码系统前六位是统一的,但各国在处理商品的细节分类时会有所不同。差异主要体现在本地扩展和细化分类,每个国家根据自身的贸易、税收和监管要求,对HS编码进行扩展。例如,同一种电子产品在某个国家可能只有一个扩展码,而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根据该产品的不同规格或用途,使用不同的扩展编码。
HS编码与关税直接相关,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也会导致同一类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税率有较大差异。因此,即使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的HS编码相同,但由于税收政策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进口关税、消费税或增值税率。
每个国家对于某些类别商品的分类标准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某些国家,某些高科技产品可能被划分得非常详细,而在其他国家,这些产品则可能只是被归入一个较为广泛的类别中。特别是在农业、纺织品等行业,由于各国的生产和需求不同,商品细分可能差异较大。
申报时是用出口国的编码,还是目的国的编码?
在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中,商品在申报时涉及到两个主要方面:出口国的海关申报和目的国的海关清关。
在出口国进行商品申报时,企业通常使用出口国的HS编码系统。出口国的海关会根据该国的HS编码进行商品分类,并确定相关的出口手续、税费和其他必要的贸易合规性要求。这时,出口商通常需要确保商品的HS编码与出口国的分类标准一致。
当商品到达目的国后需要进行清关处理。这个过程中只要前6位的编码一致就可以。
如何在申报中平衡两国编码
为了确保商品顺利通关并减少可能的延误或额外费用,出口商和进口商需要确定好其编码。保证其前6位的编码要正确且一致才行。
为了避免差异可能导致的贸易纠纷或额外的成本,一些企业会在发货前提前咨询目的国的海关或相关的专业服务机构,以确定商品的HS编码在目的国的准确性。对于一些跨国公司来说,建立一个统一的HS编码数据库,确保其在不同国家的申报系统中编码一致性,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