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中,HS编码(协调制度编码)用于标识货物的种类。大部分国家使用6-12位HS编码,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遇到13位的HS编码。你知道13位编码是怎么生成的吗?哪些情况下会用到13位编码?本期文章我们就来看一下。
为什么会有13位的HS编码?
HS编码通常由6位组成,代表国际通用的基础编码。然而,部分国家或地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位数,以进一步细化货物分类。比如,中国采用10位的HS编码来标识具体商品,而有些情况下,额外的位数用于进一步区分商品的特定属性,比如监管要求、关税优惠等。因此,中国13位的HS编码是由基础的10位编码加上3位CIQ附加码组成。
这些CIQ附加位数可能包括国内特有的商品属性,或用于满足特定国家的进口要求。这种编码的使用通常与海关的监管、税收征管和特定商品的贸易保护措施有关。
13位编码运用的好处
13位HS编码主要用于特定的商品分类和海关监管,特别是在一些对商品有更严格监管要求的国家或地区。例如:进出口监管和检验检疫,13位编码中的附加位数通常涉及商品的具体属性或用途。在一些行业,例如食品、药品、化学品和高科技产品,海关可能需要使用13位编码来识别商品的具体种类、成分或用途,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检验检疫程序。
贸易优惠和税收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某些情况下,13位编码用于识别享受特殊税率或关税减免的商品。例如,如果某些商品符合自由贸易协定(如RCEP)的优惠条件,13位编码可以帮助确定该商品是否有资格享受这些优惠政策。也有对商品的差异化管理的要求,13位HS编码可以进一步细分同一类别内的商品。例如,某种原材料或产品可能因为规格、制造工艺、用途不同而需要使用不同的附加编码。这样可以帮助海关在同一商品大类中区分不同的细分产品,便于精确管理。
除此外还有特定行业的监管要求、统计和数据分析要求和风险控制和商品追溯要求等。
报关单是否需要填写13位编码?
是否在报关单上填写13位HS编码,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海关要求。我国在进出口业务中,通常需要在报关单上填写10位HS编码。然而,对于某些特殊商品,如果有特定的监管要求或涉及优惠政策,可能需要填写13位编码。建议企业在进行报关前详细了解清楚自身产品的报关要求。
使用13位编码对清关有影响吗?
报关使用13位的编码对于客户的清关不会产生影响,前提是你前6位的编码必须是正确的。因为前6位为国际通用编码,只要这个编码一致就不会影响客户的清关操作。